夕照帆影

重新評估鄭和下西洋          陳信雄

很高興有機會來到這裡談一談鄭和,因為我個人所知道的鄭和,跟別所知道的鄭和不太一樣,而自已不清楚這種認識是不是可以成立,因此想把它說出來,請大家指教。

臺灣人信仰的神之中,有媽祖,是海神。在中國歷史之中,鄭和是偉大的航海英雄,簡直就是海神。歷來研究鄭和的人,都把鄭和推崇得很高,認為是中國海外活動的最高成就,長久以來都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典範。大陸上有四座鄭和記念館,鄭和升格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典範。最近臺灣有兩份鄭和電視「鄭和專輯」,都高度肯定鄭和的豐功偉業。最近,美國有人寫書,書名叫做〝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中文譯作《當中國稱霸海上》,讚美鄭和之餘,謂鄭和部屬的後人,如今還存在於肯亞的小島上,許多人為之感動,紐約時報的特派員還特別前往非洲,證實其事。

個人覺得這些說法,嚴重誤解鄭和,連帶的,嚴重誤解中國人的海外活動,嚴重誤解中國歷史的特質,滋事體大,非鄭和一人而已。

以下先介紹一般人對鄭和的理識,而後再提出疑問與看法。

壹.概述鄭和下西洋

一.鄭和其人

鄭和,雲南人,姓馬,以軍功於鄭塤地方,賜姓鄭。

大約生於洪武四年,卒於宣德八年(1371-1433)。

1382年左右,約十歲,為明軍俘至北京,成為太監。

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三十五歲起,航海二十八年,壽終於海外

二.七次下西洋

1.永樂3年(1405)6月15日出發,永樂5月9月2日返國。

自劉家港出發,至錫蘭,印度西南的古里。

在爪哇,明兵一百七十人被誤殺,鄭和妥善後事,其後比年進貢。

在古里(印度西南),封其王,立石勒碑。

擒捉舊港(三佛齊)海寇陳祖義(潮州人)。

2.永樂5年奉詔,是年冬或次年春啟航,永樂7年夏返國。

船249隻,七年二月立碑於錫蘭。


3.永樂7樂年9月出發,永樂9年六月還

自太倉開船,十二月自福建開洋,到達錫蘭。

錫蘭王欲加害舟師,鄭和擒之還。

(今彰化花壇世家,錫蘭王子之後人也。)

馬歡、費信隨行。

4.永樂11年冬出發(11月15日奉昭),永樂13年七月還。

遠達忽魯模斯、溜山(Maldives)等地。(長樂碑)

或依據永樂13,14年來貢國之中含東非三國的記錄,謂鄭和第四次航行到非洲之

木骨都束、不來哇、麻林。(明史)

於Sumatra平亂,擒其「偽王」回朝。

5.永樂15年冬出發(14年冬奉昭),永樂17年7月還。

15年5月行香於泉州。

遠達阿丹(Aden),非洲木骨都東、不來哇、麻林。(據石碑)


6.永樂19年春出洋,永樂20年8月還。

至忽魯模斯、阿丹、不來哇、古里、阿枝、溜山等十六國。(《明實錄》)

其時甚短,而訪國多而其地遙遠,甚為費解。

7.宣德5年12月自南京出發,6年2月到長樂港,12月出國。

宣德8年7月6日還抵京師。

一般謂,航至忽魯模斯、錫蘭、卜刺哇、木骨都束、阿丹、竹步、佐法兒等二十國。

費信隨行。

三.成果

1.長時間,密集航行。

期間,28年。永樂3年到宣德8年)1405-1433)

航海七次,平均四年航行一次。

2.參與人員,2萬7千多人。

3.船數,200艘;


船之大者,寶船長44丈(105m)

4.所到地方,30餘國,

《明史》<鄭和傳>35國,劉家港與長樂港之碑文皆記三十餘國,《星槎勝覽

》22國,《瀛涯勝覽》、《西洋番國記》均為20國。

遠達東非。

5.政治,宣揚國威,雄兵躍武。

6.貿易,中國海外貿易的開始。

7.移民,華僑的祖師爺。

貳.可疑之處,

一.記錄何其少,中央無,地方無,主要人員不見著作。

只有三位隨行人員之私人記錄,七篇碑文,《明實錄》。

三本著錄資料簡單、模糊、而彼此不一致;七次活動時間,多有不合;七

次所往之地,也有不同。

七篇碑文,最主要的二篇,當事人自述其功。直接史料,卻頗主觀。

《明實錄》,多為出發前之命令,返後少見報告。

二.成化之記事甚怪,

「成化間,有中貴迎合上意者,舉永樂故事以告,詔索鄭和出使水程。兵部尚

書項忠,命吏入庫檢舊案,不得,蓋先為車駕郎中劉大夏所匿。忠答吏,復令

入檢三日,終莫能得。大廈秘不言。會台諫論止其事,忠詰吏謂「庫中案卷寧

能失去?」大夏在旁對曰:「三寶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

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切諫者也。舊案雖存,亦當毀

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無哉!忠柬然聽之,降位曰:「君陰德不細,此位不

久當屬君矣。」(大夏後果至兵部尚書)《殊域周咨錄》卷8,頁307又「按《


灼艾集》中劉大夏為兵部郎中,有中官用事,獻取安南策,以中旨索永樂中調

軍數。公故匿其籍,徐以利害告尚書。余子俊力言阻之,事遂寢。與相類..」《殊》

長時間,多種衙門的行攻,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大量準備工作,這許多檔案,豈


是一人一時能毀?

三.泉州之碑

<鄭和行香碑>

「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廝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

香望靈聖庇佑鎮撫蒲和日記立」

為第五次下西洋之前所留。

據《蒲氏家譜》「日和..壽歲次公子..至正間清真寺損壞..里人金阿里與之共

成厥事..永樂十三年,與太監鄭和..往西域..封泉州衛鎮撫司,聖墓立碑猶存

。」116《鄭和與福建》

本人姓名、父名,年齡,皆可疑。

日和而非和日。

壽歲應為壽峸,則日和為壽峸次子,壽庚之姪。

蒲壽庚的兒子擢官約在1300年,日和之年應相近,是時大概不少於二十。

修寺在至正九年(1349),當時日和之年約為七十。

永樂十五年(1417),又在其後六十八年,當時日和之年約為一百三十八,至少

有一百二十歲。如此高齡真能下西洋?其真其假,或待查考。

四.後事何其草率

鄭和基,在南京市西南江寧縣牛首山南麓的周昉村,當稱其他為回子山。或謂

為衣冠冢,為謂為鄭和葬身之所。

衣冠冢之說據康熙《江寧縣志》,云「三寶太監鄭和基,在牛首山之西麓。永

樂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復命入西洋,卒於古里國,此者賜葬衣冠處也。」


埋身墓之說依據同治《上江兩縣志》,云鄭和,「永樂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復

命。卒于古里.賜葬(牛首)山麓。」

又,墓之所在地為江寧縣的「谷里」,未審與「古里」有無關聯。

有鄭和後裔鄭洪流者,「解放」前曾守墓於此,1959年此墓重被發現,1982年

初步修茸,近已再作修茸。


影響力與重要性如此重大之人,身後如何處理,墓在何處,皆未見明確記錄,

後事簡單得不如一介草民,如其怪哉。

五.所謂<鄭和航海圖>

「文皇帝航海之使,不知其幾十萬里,...當是時,臣為內豎鄭和,亦不辱命

焉,其圖列道里國土,詳而不誣,載以昭來世,志武功也。」有其符命處。

但也多疑點,無相關標題,年代甚晚,有後世始見之地名,有與鄭和無關之地

名(如Mobasa),或古今資料之摻合者也。

六.其他,船隻之大,非洲之行,臺灣、澳洲、菲律賓、日本之行,皆是疑點

參.鄭和歷史的重新認識與意義重估

一.有其足以肯定之事

此行動為空前絕後之規模,


政府行動而言,為空前絕後,

就個人之魄力而言,鄭和與永樂皆今古難求之人。

就影響而言。亦頗可觀。

二.重估其意義

1.期間,28年

永樂3年(1405)到宣德8年(1433),

航海七次,平均四年作一次航行。

就國家而言,至為微而小。

2.人員,2萬7千多人,

就國家而言,至為微而小。

3.船數,200艘,

船大,寶船44丈(105m)。

船之數,不能算多,

船之大,則甚可疑。

這項記錄只見於《瀛涯勝覽》一書,而此書有二十種版本,其中只有二種版本

有所著錄,其為「明鈔說說集本」,與「三寶征彝集」,而此二種版本不會早

1617年(萬曆45年)。真實性待考。

其他皆後來之書,皆抄錄者,如:

《鄭和家譜》、《明史》<鄭和傳>。

龍江造船廠出土大舵杆,絞關木。

前者長11.07米,後者2.22米,以推算船隻大小,充滿附會。

4.所到地方,30餘國,

鄭和傳記35國,劉家港與長樂港之碑文皆記三十餘國,《星槎勝覽》22國,《

瀛涯勝覽》、《西洋番國記》均為20國。

較之唐,宋、元(25,55,99國)。何以言多。


5.政治,結盟不久存,政變也不久存,不免積怨。

6.貿易,厚往薄來,貿易並非絕無,但為例外,少量。與宋元不同。

7.移民,海禁,不許私自出國下番。與宋元不同。

三.餘論

鄭和的研究,有的基本史實都有錯誤,有的無中生有,有的全憑想像。

例如:

1.李十一冊294「當鄭和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在亞熱帶的雲南高原的和煦氣

候中歡笑時;在舊世界的另一端」,葡萄牙的亨利王子誕生,從非洲西海岸的

探險開始,開啟了歐人的海上事業。(李,十一,294)事實上鄭和年約十歲

,被閹入宮。

2.明代瓷器與鄭和,

鄭和與蘇麻尼青未見關聯,

鄭和也沒有帶多少瓷器出國。文獻未載,土耳其未見,非洲不見,


其他方也未有發現。

3.傳說與研究現象非常奇特,

長時為人所忘

突然為人提起,

外人群起新說,

華人群起肯定讚美,

民族主義,愛國主義。

肆.結論

一.下西洋之原因

一般說法,尋找惠帝,防範張土誠,對付帖木兒帝國,耀兵異域,國際貿易,

尋找寶物。

真正原因,永樂皇帝之心結。朱棣充滿企圖心,但欠缺光明正大,反對與理怨

四伏,於是設法轉移國官民的注意力,建立威望,以安人心。五次親征漠北,


又經略東北、安南,鄭和之航行,莫不源於此。

二.下西洋的力量,

基於明初與宋元之力量。

明初,驅元而建國,規模宏偉,人力物力充沛。

宋元海外交通蓬勃,船隻、航海術、航路,以及交通各國的方法,各國的風土

民情,乃鄭和所以能夠下西洋的主要憑藉。

三.為何是鄭和下西洋,不是別人?

鄭和本人的行政能力,領導能力,外交能力,軍事指揮能力,當然卓越出眾。

然則,還有更根本的原因。

因為這是皇至內部的權力鬥爭,威服政敵,不是為國家安全,也不是為了國家

經濟而發展的國際貿易,因此並非中央政府的職務,而是帝王一人之事。因此

,只能派內臣,並且只能派最為貼心的身邊人,服侍於宮內的忠僕,內侍-太

監。因此,被指定的人,若不太監鄭和,另一個可能便是來自福建的太監王景

弘,第三個可能是另一名太監。鄭和之所以執行此件航行任務,主要原因在於

他的身份,太監。

四.鄭和下西洋不是中國海外發展的顛峰,而是夕照

中國人之活動於海上,興於唐盛於宋元。


宋元之時,中國海舶年年大量出航,來往於許多國家,大量經營貿易。

宋元泉州為天第一大港,造船術天下第一,來往國家之多,貿易量之大,海關

稅收之多,皆非明代可比。

較之宋元,明初鄭和至為小巧而微弱。鄭和之後,全面海禁,鄭和下西洋之盛

事,不復可見。鄭和的航海活動,是中國海上活動的最後一道光芒。

鄭和的航海是中國航海活動的落日餘暉,鄭和的航海是宋元活躍停頓之後,最

後一次的復出,那一是一般的夕照,是迴光返照。這種夕照,亮而無熱,強而

不烈,暫而不久。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鄭和之時,非常逼近黃昏,連鄭和自己,都看不到落日。鄭和第七次航行,逝

於印度的古里。

五.稱霸,另一個誤解

雷瓦西著 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

漢文譯名為《當中國稱霸海上》,

似乎不少人喜歡這本書的名稱。但是,這項名稱似乎是另外一個誤導。

中國積弱太久,極欲尋求強大與稱霸。

然則,鄭和未曾霸也,

中國也很少稱霸,除了春秋五霸,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成古思汗。

然則,稱霸真的那好嗎?稱霸是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快感。

明代中國並未稱霸,稱霸也未必是好事。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