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歌舞戲史略

「梨園戲」顧名思義即源自唐朝「梨園教坊」之歌舞戲,玄宗時酷愛九代遺音之傳統「清樂」(隋、唐國樂九部伎之首),自作新曲名曰「道調法曲」,親自教習樂伎於宮苑梨園,故「清樂法曲」部之歌舞人名曰:「皇帝梨園弟子」。梨園歌舞分有「女弟子隊舞」與男孩之「小兒隊舞」,所用樂曲以橫笛定調,音調高出「清樂」本調二律,高亢亮麗,利於兒童細稚嗓音;「清樂法曲」則是洞簫定調高,溫婉悠揚,適宜成熟之韻情表達,其遺制猶存於今之南管音樂與梨園戲曲規範之中。

北宋以來,宮廷解散教坊,梨園弟子或為達官收養納成家班,或淪落勾欄賣藝維生,於是雅俗共賞之梨園戲文、科渾雜劇興起,南宋皇族外宗司遷徙泉州,梨園家班隨至而落地生根。明代時,梨園戲即已廣被流傳於貴族門第與市井民間。

清朝年間,泉州梨園戲班經常往來閩、台地區演出,深受同文同種、同語系之台灣百姓喜愛;日據時期,本地藝人仿習梨園科步扮演,增入鑼鼓、武打場面,或新編劇本改良演出而蔚成時尚。因其使用曲牌均採自南管音樂,故俗稱「南管戲」或「高甲戲」,因而取代「梨園戲」原名傳謂至今。

七○年代,英國牛津大學漢學權威龍彼得教授,發現嘉靖年間南戲版本「重刊潮、泉五色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載文」(即現存梨園戲「陳三五娘」劇本),梨園戲於中國戲劇史之地位擢升為現存最古老劇種,引起國際學術界之重視,有關「梨園戲」之整理及研究正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