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概述 陳信雄

前言

陶瓷是以黏土攙水塑形,陰乾之後,入火燒成的不溶於水的材質或器用。以一

般黏土燒成的為陶器,若以瓷土為原料,施釉器表,經過高溫燒成細緻、堅硬

,具透明性的品質,則為瓷器。

中國人累積製陶經驗,而發展出瓷器,為他民族所無。並且從青瓷,而黑瓷,

而白瓷,而青白瓷,而青花,而彩瓷,內容十分豐富,乃人類文化史上的一枝

奇葩。

茲將中國歷代陶瓷創作,概述大要:

一.新石器時代

陶器的誕生,決非偶然。首先要認識黏土,熟悉黏土加水所產生的可塑性。其

次要知道用火,以火烘燒黏土塑製之器物,消除水份,成為堅硬密實的質地。

再其次,則仰賴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生活,人們定居於農村,社會分工,提供人

力,同時對各種陶製器皿有所需求,製陶技術得以發展成熟。

考古所知最早的中國陶器,主要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岡,與河北武安磁山,距

今七、八千年。二地製作,多紅陶,捏塑成形,窯溫攝氏900-960度,質地鬆

軟。器類少,但盛器、炊器、儲器皆可見。造形簡單而粗糙。多素面,少數作

簡單紋飾。其後仰韶文化之彩器,造形講究,彩繪生動,創作力充沛,中國陶

瓷的藝術性大為提昇。其中又可分為中原與甘肅兩個系統。

中原仰韶文化發展於西元前4515-2640年之間,經歷二千餘年。以陝西、山西

、河南為主。多用盤築法成形,窯溫在攝氏900-1000度左右。作各種實用器用

,器表除了傳統的錐刺紋、繩紋、拍印紋,繪彩技術特別發達。

彩陶造形穩重、充沛、樸素、勻稱,彩繪以白土作為底色(陶衣),以紅彩、

黑彩繪於外表上半部,作圓點、直線、弧形、渦形等幾何圖案,也見少數動物

圖紋。繪成後經火燒成。


主要有四種類型,其中以半坡文化與廟底溝文化最為突出。半坡文化較為樸拙

,廟底溝文化的造形富有動態變化,器表以黑彩作弧線、葉形、弧線三角形、

圓形,也見鳥、蛙的簡單描繪,繪紋生動活邁。

甘肅仰韶文化發展於黃河上游,含甘肅、青海一帶,約當西元前3190-1715年

。早期製作承襲中原仰韶文化,後來發展出的特有的造形和紋飾。主要類型四

種,其中馬家窯類型和半山類型最受稱道。半山類型造形飽滿,以紅、黑色作

螺旋、菱形、編織、鋸齒等紋飾,構圖複雜而完密。

東部沿海另有其傳承,在浙江先後出現河姆渡文化、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

一脈相承;在浙江蘇山東一帶,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創造了精致高貴的黑陶

,拉坯成形,薄如蛋殼,胎質細致而漆黑。

二. 三代、秦漢

夏代以灰陶為日用器皿。商中期,灰陶器類增多,製作精致。商晚期,灰陶減

少,而製作粗糙。西周和春秋更為沒落。

商代中期多見白陶,其原料接近瓷土,含鐵量低,經攝氏一千度燒得白淨細緻

。商周時期在長江中、下游,普遍發展印紋硬陶,乃以較純淨的陶土為料,經

高溫燒結,坏坯細膩而堅硬,外表拍印幾何紋,何因含鐵,多呈褐色。

商代中期,累白陶、印紋硬陶的燒製經驗,改進原料,提昇窯溫,再施釉層

(石灰石加黏土)於器表,發明了嶄新的品物,瓷器。甚胎質,氧化鐵含量減少

,氧化鋁比例提昇,可燒到攝氏1200度高溫,成品胎色較白,胎質緻密,不吸

水,擊之發清脆之金石聲。器表的釉在高溫氧化焰中燒成色或青綠色,釉面勻

稱,胎釉結合牢固。較之後來之瓷器,商代瓷胎略含雜質,不透明,呈褐色,

稱為原始瓷器。主要產於江南,特別是浙江。

秦漢間,主要產品是秦漢的陶俑,漢的鉛釉,以及東漢成熟的瓷器。

戰國陶俑高度不過15公分,秦始皇陵出土官兵俑高175∼186公分,著戰袍或鎧

甲,配帶武器。馬長二米,高一米半,膘肥體壯,筋骨勁健。乃以模型或雕塑

分成數件製作,套合黏接後,再覆細泥,復加塑、捏、堆、貼、刻、劃,呈現

細部特徵。秦俑軀體高大、形象逼真、刻劃細緻,乃中國陶藝與雕塑之重要成

就。

漢初兵馬俑,形體遠較秦俑為小(約50公分),但形象逼真,著重細節的刻劃,

多作軍陣兵將;女俑,比例勻稱,體態端莊,較能呈現個性和情緒。西漢後期

陶塑轉而反映民間生活,作樓房、家畜、奴婢等生活情態。東漢四川的陶俑,

比例正確,而且充滿動態與表情。成都出土的說唱俑,抱鼓握椎,手舞足蹈,

笑容可掬,表達了強烈的戲劇性。

漢代鉛釉以鉛為助熔劑,攝氏700度便能熔融,以氧化銅、氧化鐵呈現翠綠、

棕褐色澤。因為低溫燒成,不宜作為飲食器皿,但製作容易,釉面平整光滑,

清澈透明,漢代大量製作為隨葬明器。

東漢靈帝、桓帝、獻帝期間,浙江上虞、寧波、慈溪一帶燒出了成熟的瓷器。

上虞小仙壇的瓷器,窯溫高達攝氏1310度,吸水率低,透明性佳,釉厚而光澤


強,胎釉結合牢,還原焰燒成,釉面淡雅清澈,猶如一池清水。

三.六朝隋唐

魏晉南北朝期間,北方混戰,製作較少;南方安定,創作豐富。

浙江北部餘姚、上虞、紹興一帶,從三或、兩晉,到南朝,大量製作成熟而精

美的青瓷,世人以其他越州之名而稱之為越窯。吳末、西晉時期創作較多,西

晉器物胎壁稍厚,搭配略帶灰色調的青釉,顯得穩重端莊;口沿與唇面纖細輕

巧;器表劃弦紋,印網紋、聯珠紋、禽獸紋、忍冬紋,貼鋪首、人物、佛像等

裝飾;結合器物和禽獸形象作鳥形杯、鷹形壺、蛙形盂、雞首壺、虎子、熊柱

燭台。東晉南朝則以褐點裝飾,用劃、刻、貼、模印、堆塑等法,作仰蓮、覆

蓮等佛教紋飾。越窯青瓷的卓越影響甚大,浙江、江西、四川、福建、廣東各

地窯口都有類似的製作。

北朝直到北魏晚期與北齊時期,才見重要製作,白瓷是最有意義的創作。白瓷

從青瓷發展而來。青瓷之所以青,是因為胎釉中含有氧化鐵,除去氧化鐵,青

色不顯,便成白瓷。中國之有白瓷,自北齊始。北朝也作青瓷,技術尚欠成熟

,但造形飽滿,裝飾簡樸渾厚,有其風味。

隋代青瓷生產遍於南北各地,南方窯口數量與燒造水準遠遠超過北方,各地製

作多受越窯影響。

唐代陶瓷的主要現象是南方燒造青瓷與釉下彩,北方製作白瓷與彩色。

唐代越窯在中唐以後製作較佳。晚唐五代,胎質細膩緻密,造形規整,更因採

用匣缽裝燒,坏體細薄,作靈巧之撇足,正如詩人皮日休所描寫:「圓似月魂墜

,輕如雲魄起。」而釉而勻淨光滑,釉色青中泛黃,滋潤而不透明。器表刻

劃、彩繪、塗金、金銀扣,極其華麗富貴。

除了浙江,南方的江西、四川、廣東、福建也都燒造青瓷。

長少瓦渣坪窯所作壺,罐、口、腹、繫、流,隨形變換,有十多種類型。釉下

彩繪,先於胎上施褐、綠彩繪,再上青釉、白釉,或黃釉。釉下施彩,高溫燒


成,呈色濃烈而穩定,對後世影響深遠。

唐、五代白瓷,以北方為主。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安徽皆有製作,而以

河北最負盛名。南方之有白瓷最早見於五代之景德鎮,而製作欠精。

河北邢窯白瓷,窯址發現於河北臨城縣祁村,所作白瓷碗,璧足特別規整,其

佳者底心施釉,胎質潔白「如雪」,釉亦白,釉厚處呈現淺淺的水綠色。後來

河北又有定窯興起。

唐代北方流行各種華麗彩釉,有花釉、絞胎,而以唐三彩成就最大。

花釉是在黑、褐、黃、藍等釉面上飾以天藍或月白斑點。絞胎是用白、褐兩種

色調的瓷土,揉合成異色相間的坏料,所製器物出現木紋、大理石紋一般的紋理。

唐三彩是盛唐華北的創作,塑形與釉彩均佳。所作器類不乏日常器皿,但主要

用為隨葬明器,有日常器用之模型,最珍貴的是許多大型的陶型人物、馬、駝

、鎮墓獸。

其雕塑手法繼承秦漢的寫實功夫,融和北魏的雄渾氣勢,更能掌握人、獸之動

態,表現其情感和精神。人物和溫文儒雅的文官,威武神勇的天王俑,嫻雅悠

然的仕女,深目高鼻多鬚的胡人,將人物特點表達得恰如其份。馬的塑形,頭

小頸長,膘肥壯碩,眼神炯炯,或肅然挺立,或俯首聞騷,或仰天長嘯,乃至

狂奔猛躍,曲盡各種情態。

其胎甚白,以金屬氧化物(銅、鐵、鈷、錳)配入鉛釉,繪於器表,經八百度

窯燒,呈現綠、褐、藍、赭、黃、白等色,亮麗交融,斑駁燦爛。

四.宋元

宋代終結五代戰亂,富庶而繁榮,講求生活器用,復以外銷蓬勃,生產旺盛。

各窯口不斷革新與創造,競相仿製,形成六大窯系,乃中國瓷器登峰造極之階段。

在北方有定窯、磁州窯、耀州窯、鈞窯。

定窯窯口在河北曲陽,山西各窯多作同樣產品。製作以白瓷為主,裝飾有刻、

劃、印三種,北宋仿五代越窯,浮雕蓮花,兼以篦狀工具劃刻各種花卉。北宋


中期採用印花,多施於內表,布局嚴謹,層次分明,線條清晰,密而不斷。北

宋中期,定窯改用墊圈組合的匣缽,碗盤等器皿一一覆扣於墊圈上,每一墊圈

的高度只占普通匣缽的五分之一,可得五倍裝燒量。四川的窯口也見燒造同樣

的產品,江西景德鎮等地所製品類不同,但製作方式頗受定窯影響。

磁州窯系以河北磁縣為代表,從北宋到元代,延續三百年。河北、河南、山西

許多窯址,多燒同一風格的作品。磁州窯講究釉彩裝飾,除了白釉、黑釉之外

,還有多種裝飾方法,如: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綠斑、白釉褐斑、白釉

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醬彩、白釉釉下黑彩劃花、白釉釉下醬彩劃花、珍珠地劃

花、綠釉釉下黑彩、低溫鉛釉三彩。磁州窯釉下黑彩的繪畫最富鄉土氣息,取

材於民間生活,作馬戲、熊戲、嬰戲圖紋。瓷枕多題宋金詞、曲與民諺,反映

了時人的情緒,也保存了民俗學資料與繪畫風格。影響所及,南方江西吉州窯

等地也燒同種作品。

耀州窯創作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河南各窯大量模仿。北宋初期燒青瓷,仿越

窯浮雕蓮瓣和花草,刻紋刀鋒犀利,線條流暢,生動逼真,冠於宋代各窯。北

宋中期盛行印花,在局嚴整,圖紋清晰,品質之高,亦為他窯所不及。北宋弝

期,仍多佳作。南方的廣東、廣西若干窯口也燒製同樣風格的產品。

鈞窯以宋代河南禹縣和臨汝縣為代表,金、元時期更影響河北、山西各窯。主

要燒浮濁釉青瓷,青中偏藍,若瑩光,甚為幽雅,有的帶紅斑,彷彿藍天中的

晚霞,乃氧化銅經還原焰而呈色。有天藍、天青、月白、紫紅諸色,作花盆、

爐、罐等民間日用器皿。

在南方,東南沿海的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各有其特色。

龍泉窯創於北宋,至南宋中期發展出其特殊風格,元代繼有製作。窯區以龍泉

縣為主,並活及附近的慶元、遂昌、雲和諸縣。龍泉窯的最高成就在於胎和釉

的質感和色澤。

北宋龍泉窯用石灰釉,黏度小而易流動,因此釉薄,透明性高,光澤強


南宋與元代,作石灰鹼釉,在高溫中黏度大,流動性小,得以厚施其釉,燒得

釉層飽滿,柔和而淡雅,彷彿青玉,斯為「粉青」。龍泉有瓷釉色之極致為「

梅子青」,仍用石灰鹼釉,以較高溫與較強的還原焰,產生更厚之釉層,透明

性稍強,光澤較強,柔美鮮嫩,彷彿江南五月初熟的梅子。

龍泉窯瓷土色白而略帶淺灰,為了控製胎色,以搭配釉色,乃於瓷坯之中,加

入適量的紫金土(黑色),以調降瓷胎的潔白度。梅子青需要較為潔白或略帶

灰色調;粉青需要白中帶灰;黑胎青瓷,要求深色,均賴紫金土含量之應用。

福建、廣東和江西吉州諸窯亦受影響,燒造龍泉系統的青瓷。

景德鎮掘起於宋代,青白瓷是其代表作。

因為擁有純度很高的瓷土,地理位置適中,容納南北各窯的燒造技術,製作出

前所未有的瓷器,青白瓷。青白瓷,青中帶白,白中顯青,習稱影青。淡雅秀

麗,頗具玉器之溫潤,為一時所好。影響所及,江西吉州窯、南豐白金窯,安

徽繁昌,湖北武昌,廣東潮安,福建閩清、德化、泉州、同安、南安諸窯都燒

青白瓷。

福建大量燒製青白瓷、青瓷、黑釉器,外銷之盛遠過於他省。福建所製同安青

瓷頗有特色,黑釉尤其突出。宋代流行白色沫茶,黑盞成為無可取代的鬥茶專

用品。北方磁州窯、定窯也產黑釉盞,最受推重的卻是福建建窯的兔毫盞,福

建油滴釉亦為精品,江西吉州窯黑釉盞作玳瑁斑、樹葉紋、剪紙漏花紋,也是

佳器。廣東燒青白瓷、青瓷、黑釉,外銷量亦大。

入元,北方名窯大多停燒,唯磁州窯製作較多,南方則朝氣蓬勃。景德鎮一枝

獨秀,福建、廣、浙江也多生產。

江西景德鎮,創作之豐,品質之高,冠於全國。除了繼續燒製青白瓷之外,多

種創作一一問世,主要為卵白釉、銅紅釉、鈷藍釉、釉裡紅,特別是青花瓷,

後世瓷器的主角。

卵白釉,承襲青白瓷而釉較白,透明度不強,色白微青,彷若鵝蛋。碗、盤內


表多壓模印花,印雙龍、纏枝花卉。除一般器皿之外,別有小足折腰碗,乃元

之特有造形。

銅紅釉,乃將氧化銅摻入釉中,於還原焰中燒成。鈷藍釉則以鈷攙入釉中,經

高燒成綺麗深藍,深沉渾厚。除了純藍,有藍釉金彩與藍釉白花。

釉裡紅以銅為顏料,繪在胎上,再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焰中燒成深豔朱紅

。因為所需窯溫上下限極狹,溫度不足,紅色不顯,溫度過高,紅色又消失,

元代創始的釉裡紅十分罕見。

元青花的出現,為中國瓷器發展樹立了里程碑。青花出現之前,數千年間,青

瓷獨秀。青花出現,入元製作成熟,成為中國瓷器之主流,歷明清而不衰。不

僅如此,瓷器裝飾的手法,亦以青花為分水嶺,前青花時代,裝飾以刻花印花

、劃花為主;青花出現以後,瓷器結合繪畫,筆繪成為裝飾主流。

青花,是在坯體上以氧化鈷繪彩,再施透明釉,經高溫燒成白底藍彩瓷器。青

花的源頭可追溯到初唐,宋代青花也見於報導,但唐宋青花沒有幾件,呈色與

技術都不穩定,學界看法也有不同。到元代中葉,青花製作才發展成熟。

青花之所以珍貴,因為胎質潔白,釉下施彩,以鈷料發色,白底藍彩,鮮豔而

穩定。元代景德嶺於瓷石之外加入高嶺土,鋁的含量提昇,更耐高溫,燒得更

硬更白,乃瓷器彩繪不可缺的胎質條件。青花釉料,所含鈣元素減少,鉀、鈉

增加,燒結後,透明度增加,白中泛青,光潤透亮,為釉下彩的必要條件。

鈷料有國產與進口二種。國產鈷藍發亮較為平淡,進口鈷料(波斯料)含有較

多的鐵,也含砷,錳元素較少,因此發色濃豔,且多黑色斑點,更為濃烈,同

時具有水墨渲染的氣韻。其佳者,繪紋寫實生動,淋漓盡致,為後世所不能及。


福建青瓷、青白瓷、黑釉瓷大量外銷。廣東亦大量製作外銷。龍泉青瓷,窯口

多,產量大,產品高大厚重,特別發展露胎貼紋與模印紋飾,銷行海外極受歡

迎。

五.明清

明代瓷器延續元代青花,並發展各種彩瓷,將中國瓷器帶入彩色時代。

洪武、永樂官窯青花仍用進口青料(波斯料),色偏暗黑,紋多留白。宣德改

用國產青料,無名異(產於江西樂平),呈色深色沉濃豔,胎質精細潔白,釉

質晶瑩厚潤,造形豐富,兼有大型、小型器,多西亞造形,繪紋疏朗秀麗。成

化兼用進口波斯料與國產青料無名異,調製得當,因而呈色清新淡雅,繪紋疏

朗雅致,配上細膩的胎質,精巧的造形,白淨的釉色,頗有溫雅飄逸之致。弘

治年間頗有承襲。正德,大多採用江西瑞州(高安縣)的石子青,青料濃而帶

灰,胎骨大多厚重。嘉靖、隆慶,直到萬曆早期,青花用回青和石子青配料,

藍中微泛紅紫,顯得濃重而鮮豔。萬曆中期,用浙江青料,藍中微微帶灰,另

有沉靜之致。萬曆以後,難覓官窯。

景德鎮民窯青花,成化以前採用國產青料,成化民窯青花之佳者,精美一如官

窯。嘉靖以後,官搭民燒,胎、釉、青料、工技,一如官窯。萬曆瓷器外銷較


多,紋飾常作分格圖案。天啟、崇禎的青花,青料多帶灰色調,坏體常見局部

脫釉現象,繪畫題材廣泛,常作日常生活趣味小品與寫意山水。景德鎮以外,

江南各地也多生產青花,如江西的吉安、樂平,廣東的博羅、揭陽、澄邁,福

建的德化、安溪、泉州、屏南,以及浙江的少數窯口。

景德鎮的單色釉、釉上彩、鬥彩、素三彩、五彩等都富特色。

單色釉以甜白、銅紅、礬紅著稱。永樂甜白,薄至半透胎,細緻柔美,能夠光

照見影。成化官窯與隆慶、萬曆民窯也有製作。明永樂、宣德銅紅釉,鮮麗而

勻潤,品質最佳。嘉靖以後,多改用礬紅,低溫鐵紅,呈磚紅帶澄色調。

釉上彩有洪武朝的釉上紅彩(鐵紅),宣德的青花紅彩、青花金銀彩,嘉靖、

萬曆的五彩。

正德有白地綠彩,青花紅、綠彩,釉上五彩,素三彩。素三彩不用紅色,多作

黃、綠、紫,加彩部分並不施釉,釉燒之後再填彩烘燒。

鬥彩是明代彩瓷的極致,先在胎上以青料繪成紋飾半體,施釉燒成後,再以釉

上彩料,繪成其餘半體。成化鬥彩的釉上彩料,一般都有三、四種顏色,佳者

多達六色,主要是紅、黃、綠、紫,呈色透明、柔和而淡雅,並能呈現陰陽、

凹凸和層次,作疏雅的紋飾。坯胎細薄,造形小巧,釉層稍厚,潔白而微閃牙

黃,呈現沉靜、溫馨、柔和之致。成化鬥彩,靈巧、柔和、幽雅而繽紛,乃中

國彩瓷之高度成就。

青花五彩,以釉下青花為輪廓,再於釉上繪紅、綠、黃諸彩,最初見於成化。

沒有青花的釉上五彩,見於弘治、正德,而盛行於嘉慶、萬曆間。嘉、萬五彩

背景作黃、紅、柿色,圖紋布滿器面,諸色濃豔,紅色尤其突顯,器多大型,

華麗燦爛。

景德鎮民窯彩瓷,正德以後製作較多,嘉靖、萬曆期間製作更盛。

景德鎮以外,德化白瓷、宜與紫砂壺、山西法華都有獨到之創作。

德化瓷土透光性良好,釉質純淨,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隱現粉紅或乳白,


稱豬油白或象牙白。作薄胎透影小杯,雕塑作品最為著稱。人物雕塑,不著彩

飾,純賴質感、造形,特別是五官顏面的掌掘,很能表達各種人物的情緒和精

神。

宜興壺是未加熱釉層的陶質柔壺,創於宋,盛行於明中期。其質地細膩,呈赤

褐、淡黃或紫黑等色,稱砂紫器。以紫砂壺泡茶,能發茶味、能保茶味、耐熱

、保溫,又富胎質之美。明中晚期製壺名家輩出,十分風行。

法華,發展於山西,襲琉璃技法,惟改用牙硝以代鉛。擠泥漿成細長線條,勾

線器皿之紋飾輪廓,再以黃、綠、紫等釉色填塗,入窯燒成。山西多作小件的

花瓶、香爐與動物形象,景德鎮變易陶胎為瓷胎,以紫、綠為主色,綴以黃、

白、藍,十分鮮豔。

清代瓷器以景德鎮為主,續繼燒製青花,發展各種彩瓷,而以琺瑯彩與粉彩為

代表作。

琺瑯彩創作康熙朝,利用進口的琺瑯,繪花鳥、竹、山水。進口琺瑯彩含硼,

合砷,含銻,用膠體金色,呈色之鮮豔為中國傳統彩料所未見。

粉彩從五彩和琺瑯彩發展而來,始於康熙,盛於雍正。其製作,先以玻璃白粉

打底,再用油料繪彩,渲染出濃淡,而後低溫烘成。玻璃白粉含砷,產生乳濁

現象,油彩有助於立體感,渲染呈現陰陽濃淡,低溫烘焙使質感柔和。粉彩柔

和舒軟,有別於傳統五彩之板硬,也不同於琺瑯之濃豔。

乾隆朝續續製作青花與各種彩瓷。製作技術精進,巧作甚多。

作轉頸瓶、轉心瓶,講究成形技法。作玲瓏瓷,瓷胎局部鏤空再上釉,以顯現

晶澈透亮的點點釉光。仿青銅、剔紅等各種器用之質感和色澤,其佳者幾可亂

真。象生,模仿胡桃、海螺等植物,精巧而逼真。

清初康熙朝猶有創作,風格亦不失雍容華貴,雍正朝續有發展,尚不失嫻雅端

莊,到了乾隆,講究技巧,專事模仿,尋求縟麗,而趨於繁瑣,技巧絕高,但

乏創作與品味。乾隆以後,更乏創作。


福建、廣東鎮頗有大眾化的日用陶瓷生產,供應海內外市場。較有創意的製作

則為江蘇宜興壺、廣東石灣塑像,與福建德化白瓷器皿。

結語

中國古代陶瓷給人的印象經常是物珍價貴的古董,事實上中國陶瓷是如假包換

的藝術創作,不僅如此,陶瓷更是一種文物,歷史文化的瑰寶。陶瓷之為文物

,是科技的產物,是重要的商品,是時代風氣的具體反映,就國際交通而言,

外銷陶瓷則是很重要的推動力量。

一部中國陶瓷的歷史,淵源久遠,連綿不絕;不斷地創造開拓,吸收消化;三

千年來,獨步宇內,但也有低迷沉倫之時。

中國陶瓷的生命,正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寫照。許之衡先生說得好,「瓷雖小

道,而於國運世變亦隱隱相關焉」。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