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顏瓶供: 評朱顏「曾經我們如此美麗的相遇」畫展

                                       賴賢宗  (現代佛教學會理事長

朱顏的畫作以「瓶」為主題,「愛染」、「忽夢」是她的多幅畫作的標題,朱顏又有圖文音聲書一冊 曾經我們如此美麗的相遇») ,書寫人間愛欲與出世淨信的離合情懷,三世情深之中,恍然自識彼此都是本來人,愛染癡夢忽然之間化作一瓣心香的無量音聲,玉瓶寂然,以身供養。朱顏畫作的「瓶」像是布蘭庫西 (Constantin Brancusi [Romanian Abstract Sculptor]1876-1957) 的雕塑作品「空中之鳥」的倒置,這個類似性是十分有趣的。布蘭庫西是羅馬尼亞裔的現代抽象派的雕塑家,成名於巴黎,其創作內涵頗能融會東西方的精神傳統,<空中之鳥>系列是他的名作,其意境和朱顏畫作頗有相通之處。對我來講,朱顏畫作的「瓶」不僅像是布蘭庫西的「空中之鳥」,也像是遺落自度母 (Tara 密宗佛教中的觀音菩薩) 頭髮的髮簪密飾,又像是游於心靈的秘密深潭的青春之魚,又像是通往心靈密室的鎖鑰的匙孔,真可說是一朵妙法蓮華,具備了無量義。«無量義經»: 「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是的,朱顏畫中的瓶,漂浮於黑暗之中,游移於清淨的素彩之中,也給我們這種「念念不住,新新生滅」的感覺,瓶的背景之中傾瀉出恍兮惚兮的無量天光,在天光之中,瓶口飄逸著一束花,像是展現著有情眾生的無量個性欲望。從無量個性欲望之中超越出來,瓶也幻化成為空中之鳥、度母髮簪、青春之魚、密室匙孔,衍化出無量義,衍化出眾生的思念情愁的性欲的無量義,朱顏在此與自己的「愛染」、「忽夢」奮戰,有時候也帶來類似於「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的相似境界,而她作為一名藝術家畢竟是情勝於理的,顯示了藝術審美感性的魅力。

朱顏 (蔡淑慧) 認識我於現代佛教學會的研討會,她基於對佛法的熱愛,不惑之後,又回到大學完成第二個佛學研究的碩士,所以他也稱我為老師,我則敬稱她是我的高中老師。朱顏的第二個碩士論文的題目是「«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研究」,研究的是釋迦牟尼佛與其妻耶輸陀羅的因緣與此中包含的法義,此中所討論的覺性與情性的關係,其實也是朱顏的繪畫和散文創作的主題。

2004年十二月四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朱顏在台北市舉辦「曾經我們如此美麗的相遇: 朱顏畫展」,2004年十二月十六日我前往觀賞,靈感泉湧,遂向朱顏闡明我對她畫作的感動與見解,隨手寫詩五首,將用於2005年一月八日下午我在「時空藝術會場」的相關演講。我很期待朱顏在文學創作、廣播節目製作、繪畫創作之上都能夠持續創新,清流滌世,嘉惠人間,藉此完成她自己入世間與出世間的心願,我心於此實有戚戚焉,所以多寫了一些贅語於上。

 (賴賢宗寫於200412 17)